2020年,是廊坊临空经济区全面转入大规模建设阶段的开局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挡住建设者的步伐。一年来,万余工人夜以继日、挑灯夜战,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扎根热土的钢筋铁柱、日渐成型的市政路网铿锵有力地诉说着“开路先锋”的雄心壮志。一座世界一流航空城已具雏形,正从规划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廊坊始终将临空经济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来抓,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规划建设,努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凝结锤炼出“大局、情怀、拼”的临空精神,书写出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的精彩答卷。
2020年,廊坊临空经济区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决战临空、廊坊必胜的信念,全力推动规划设计、土地征迁、招商引资、投资融资、制度创新、自贸区和综保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掀起决战临空经济区建设新高潮。2020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入统262亿元,为全省战疫情、保投资、促增长添了大秤,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瞄定京津冀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做强规划设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城
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
2020年12月18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标准体系发布会上,临空经济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成果和第一批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临空经济区向新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
这仅是我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一个简单缩影。刚刚过去的一年,廊坊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临空特色、高点定位”,瞄定世界一流航空城,制定出台“1+4+13”规划体系,搭建起支撑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四梁八柱”,助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领域,凸显出廊坊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1+4+13”规划体系,结合世界级枢纽机场临空经济布局特点,廊坊临空经济区布局航空服务功能区、科研创新区、高端产业制造区三大产业功能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航空科技创新、航空物流、高端服务业,构建“1+2+3”核心产业体系,打造航空科创服务和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链,以及产研融合型特色创新链,为支持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蓄势积能。
征迁工作是推进廊坊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前期完成15个村街征迁的基础上,2020年再次完成42个村街的搬迁,并出现了签约首日万人选房、万人搬家的感人场面。坚决打好和谐征迁攻坚战,为未来开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
100平方公里的廊坊临空经济区,建设用地46.8平方公里,生态用地占比超过了一半。如何在有限的“黄金区域”里创造更高效益,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
产业空间有限,廊坊临空经济区以“严准入、细评审、强退出”为原则建章立制,避免土地荒置,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为区域发展夯基垒台、打好基础。要求起步阶段项目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以上、亩均税收达到50万元/年以上,容积率控制在1.0至2.0。同时,建立严格的产业准入和项目退出机制,通过实施产业准入指导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出5大类53小类鼓励性目录、12个门类63条具体管控措施,确保开发建设高质高效推进。
加快构建“1+2+3”核心产业体系,做大招商引资,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2020年9月30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廊坊临空经济区2020年秋季项目开工签约暨第四季度项目攻坚大会战活动。随着数十辆挖掘机、装载车鸣笛启动,一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涵盖航空物流、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领域,为廊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廊坊临空经济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关于“精准上项目、种出高产田”的工作要求,加快构建“1+2+3”核心产业体系,打造航空科创服务和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链及产研融合型特色创新链,项目建设形成“梯次开工、全面推进”的可喜局面。
2020年,廊坊临空经济区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重点推进民航科教产业园等12个产业项目建设,总投资219.81亿元。
严冬时节,廊坊临空经济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和澎湃动力,在新奥研究总院项目现场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后东亮告诉记者,该项目集科研创新、技术转化、总部经济、数字办公、企业文化交流等于一体,未来将打造成为一座科技生态、绿色节能的智慧园区。
以招商落实项目。立足于引进龙头企业和总部经济,廊坊临空经济区围绕“1+2+3”产业体系展开精准招商。2020年,临空经济区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开启招商“云模式”,通过电话、信函和微信等途径,改“面对面”为“屏对屏”“线连线”,同时搭建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筛选优质企业,对重点客户实施小团组“点对点”精准招商。
截至目前,廊坊临空经济区招商项目管理平台中,涉及全球的招商企业达406家,重点跟踪项目88个,覆盖国内外科技创新产业、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保障业、临空高端服务业等板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廊坊临空经济区坚持市场融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实施梯次供给、分段保障资金需求。2020年,成功发行15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征迁安置;做大做强临空集团,已获12家融资机构批复信贷额度224亿元;与省国开行共同组建工作营,积极申报600亿元中长期开发贷款支持。
与此同时,与入驻临空经济区的12家央企达成合作,组建开发建设基金200亿元,期限15年,解决了资本金不足的问题;精准推动PPP模式,考虑通过分割切块,把总体融资规模限制在200亿元以内,确保风险可控。
廊坊临空经济区科技创新区起步区路网工程,包括11条市政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道路总长30.81公里。“2022年底科技创新区起步区路网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完善起步区路网体系,为科技创新区全面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为科技企业入驻提供强力保障。”科技创新区起步区路网工程项目经理宋保兴说。
基础设施建设是吸引项目和企业入驻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廊坊临空经济区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开发建设的重要位置,不但做到配套设施建设“一步到位”,而且努力做到“适度超前”。实施市政基础设施三年攻坚行动,2020年已启动实施工程项目127项、总投资160亿元。“国门园林”“临空秀林”园林绿化工程初具景观效果;九州北及新机场东再生水厂、综合保税区(河北)一期全面进场施工。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廊坊临空经济区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和服务水平。他们围绕制度集成创新、主导产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依托“临空+自贸+口岸+跨境+保税”叠加优势,加快研究促进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1+6+5”一揽子政策体系,系统提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切实举措和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保障措施。
“高技能领军人才引进奖励”“鼓励实施弹性年期供地制度”“给予科技创新项目融资贷款贴息”“提高进出口货品通关效率”……每一项都是“硬核措施”,每一条都含金量十足,彰显出廊坊临空经济区战疫情、抓投资、上项目、稳企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自贸区建设方面,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廊坊临空经济区制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创新发展96条政策措施。承担的46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已完成42项;承担的217项省制度创新清单已完成180项;形成的5项最佳案例已有3项在省内推广,特别是《四大机制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样板》已推荐参选全国最佳案例。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注册企业共计467家,注册资本共计56.96亿元,一个开放创新、高度协同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已具雏形。
在综保区建设方面,作为“共建、共管、共享”的典范,立足于与北京一同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保税区,按照“一个机构、三方参与、一个平台、分建统管、协商分配”的原则,正在全力推进投资21亿元的综保区一期项目建设,确保今年6月份实现封关运行。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廊坊临空经济区全面开展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等工作,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分类推进改革,为企业节省跑办时间;设立了“企业开办综合服务专区”,整合了注册登记、涉税办理、印章刻制、银行开户等企业开办全流程业务,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网通办”。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放眼未来,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到2035年,廊坊临空经济区常住人口达28万,成为融入全球创新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关键节点,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引领区和新时代引领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廊坊临空经济区,必将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返回顶部